数字空间的魅力革命:传输多重要

5G、8K、IOT、AR/VR……数字信息技术的进步,本质是把每个人的“生存、生活、工作”空间“数字化、信息化”:未来世界,我们必然存在于一个“一半实物、一半信息”的新兴社会之中。真与假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“开心”和“有效”。


    在日益多元的数字信息应用,尤其是空间环境数字化过程中,什么技术最关键呢?也许不是呈现技术,而是位于“幕后”的“通信和传输”技术:毕竟,呈现的核心,现代显示已经高度发达;“Server”端的处理、存储可以用“堆数量”的方式寻求质的提升——而传输就没有这样成熟的“资源”了。


    实时性:传输的真正意义所在

    “如果在服务器或者云上处理数据,那么如何让应用者感知不到‘千里之外’的延迟,就是最大的问题!”行业专家指出,传统的数字标牌应用都是“高度本地化”的:甚至很多在采用人工的方式“更新内容”。这种方式显然不够高效和个性化。


    更为重要的是,如果要为每个经过“显示器”的消费者,呈现不同的内容。这些内容依赖于人物识别、会员关系等大数据,那么就必须用“实时性”的传输技术,来更新数字标牌的内容——道理很简单:没有人愿意在你的显示器前“等待”内容变化。未来的数字呈现过程,要基于定制化和互动化,必然依赖更为强大的数据传输能力。


3月16日,中国移动、华为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三方共同努力,成功完成了全国首例基于5G的远程帕金森病“脑起搏器”植入手术。这种应用展示了5G通信在高带宽之外的,最重要的核心性能,即“实时性”。这也是为何将数字社会的建设,立足于5G基础之上的原因:


    或许,很多人觉得光纤也提供了很高的带宽和实时性。但是,光纤的成本体现在“链路建设”的复杂性上。不是每一个企业都有能力在任何空间部署“蜘蛛网一样的光纤网络”。5G用无线技术恰解决了这个问题。只需要在“呈现端部署设备”,一个具体的很小的空间,就能做到大带宽和很好的实时性。


    后者为更多的即时的、基于远程大数据的互动式数字信息应用,提供了大规模商业化的可能性。同时,也会开拓例如远程手术、自动驾驶等高可靠实时性应用的崭新天地。或者是说,5G在公共空间的传输价值,才是数字社会形成的“最后短板”。现在,这块短板就要被补上了!


    通用传输技术,复杂性将被克服


    在20年前,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汇叫做“三网融合”。2019年国家5G牌照发放,居然是四张——中国电信、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、中国广电。其中中国广电获得5G牌照意味着三网融合真正要变成“互联网一张”了。而在此前,广电系统的融媒体建设已经如火如荼。


    这个趋势给数字应用技术带来一个独特问题:即,此前在呈现端技术支持下,独特的AV网络和AV传输体系还有没有“继续独立”的空间?